双林寺

 

双林寺,位于城西南六公里的桥头村,重修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原名“中都寺”,北宋时改名“双林寺”。于一九八八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七年与平遥古城、镇国寺一同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整座寺院坐北向南,由风格迥异的十座殿堂组成,占地一万七千多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寺内现存二千余尊作品全部由木胎泥塑而成,集宋、元、明、清历代彩塑之精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为“真正的、独一无二的珍宝”。

进入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廊下的四大金刚像,这四尊像身体强健,刚猛魁武,架势拉得很开,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他们迸发出的超人力量。更令人称奇的是,无论在院子的哪个角落,都能和其中的一尊金刚眼神相遇。

天王殿内,天冠弥勒菩萨居中而坐,背光采用镂空雕造手法,精致而有立体感。梵天、帝释分列两侧,南墙倒座四大天王,各执法器,喻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周围陪衬有八大菩萨。

穿过天王殿,北面坐落着释迦殿,同两厢的武圣殿、罗汉殿、土地殿、地藏殿组成第一进院落。武圣殿正中坐像为关羽,山西解州人。后被佛教神化,尊为伽蓝神。周围利用悬塑的手法展示关羽一生的丰功伟绩,桃园结义、斩蔡阳、怒斩华雄、水淹七军、破黄巾。人物像高约四十厘米,重心掌握的非常巧妙,力学和雕塑艺术完美的结合,悬而不掉,保存至今,构成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罗汉殿主像观音菩萨居中而坐,十八罗汉像分列两侧。古代匠师以他们高超的技艺运用写实、概括、夸张、简炼的手法,在佛教造像严格的规程基础上,融入了工匠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把心目中的神表现的完全世俗化、个性化,人们根据塑像少见的特性,分别配置了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中国式名字“讲经、长眉、迎宾、醉、胖、瘦、罗喉罗、英俊、哑、伏虎、多言、大头、矮、病、镇定、养神、降龙、静罗汉”。

殿内东南拐角处有两尊风尘仆仆从门外走进的罗汉:一罗汉个头矮小,形似侏儒,但满脸沧桑,人们称他为“矮罗汉”,另一罗汉左

手拄拐杖,右手搭着矮罗汉的肩头,身材削瘦,脸色苍白,步履艰难,从他微张的嘴唇,可以看出一种病入膏肓的无奈,但他嘴角的一丝微笑,又表达了那种历经千辛万苦而证得了最高智慧的欣慰之情,人们称他为“病罗汉”。这一高一矮,高低错落的组合,既节约了空间又颇具性格,好似向你诉说茫茫佛境的艰辛。

古代匠师采用对称的手法,在殿东北角同样塑有两尊罗汉。“醉罗汉”满脸通红、醉眼朦胧,东倒西歪。根据他和旁边“迎宾罗汉”的表情动作,人们杜撰出这样的情节:醉罗汉不守戒律,喜欢喝酒。总罗汉都按时听观音菩萨讲经说法,他却喝得酩酊大醉,姗姗来迟一手指着旁边门口处的“迎宾罗汉”仿佛正在为自己辩解,把他醉后胡言乱语、指手画脚的醉态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少了一份佛性,多了一些情趣,让人倍感亲切。

通过罗汉形体的刻划,工匠还独到地表达了罗汉的心理活动,令人感触颇深的是胖、瘦两罗汉。瘦者骨瘦嶙峋,松驰的肌肤下看得见根根肋骨但他却眯着眼一副悠闲自得的神态,好似心无杂念,以不变应万变,笑看人间的悲欢。胖者,丰满肥硕,肌肉结实而富有弹性,

挥动手臂,眦牙咧嘴,一付暴躁易怒的形象,虽已征得罗汉果位但凡气未减 ,好像一位率直的武士,怒斥人间不平事。一静五动、一怒一喜,两罗汉相映成趣,与其说是罗汉不如说是生活中真人的写照,让人看后回味无穷。

十八罗汉,个个神采奕奕,个性鲜明。“哑罗汉”可谓全殿的精华之作。他结跏趺坐,双眉紧皱,嘴巴竖,怒目贺睁,怅然若失的眼神,冷视着世界,看到人间许多不平,但欲言不能,以致胸腹部一鼓一鼓,好似在急促地呼吸。把一尊性格耿直的哑罗汉着急但又无奈刹那之间的形象雕塑了出来。

在这群罗汉像面前,几乎能触摸到他们肌骨的体温,感觉到他们呼吸的气息,聆听到他们讲经说法的喧闹之声,仿佛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

释迦殿内,释迦牟尼正中高坐,左右胁侍文殊普贤。四周以壁塑为主,结合悬塑、圆雕、浮雕手法并用,采取分层组合,连环壁塑的形式,表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从投胎降生到终成正果以至最后涅槃的佛传故事。

全殿二百余尊人物形象,因身份不同,被工匠塑造的神态各异,服饰、发型都已经完全中国化了,建筑、山石等道具,也具有十足的中国传统园林之趣,丝毫没有宗教作品冰冷的味道,流露出一种凡俗的生活气息。

主像背后为渡海观音像,侧身单腿盘坐于莲花瓣上,整个身形突出壁外,神情安祥自若,不仅有东方女性端庄典雅之美,同时又表现出普渡苦海的决心和毅力。与背景起伏的波涛和飘动的彩带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这种利用观者和雕塑作品在空间位置中的变化产生以动寓静,以动破静的艺术效果,在我国古代彩塑作品中实属罕见。

土地殿所塑主像为我国古代神话中管理山川郊社之神,古称“社神”,即土地爷。这尊像面带笑容,白须飘飘,慈祥忠厚,颇有长者风范。两侍从金童、玉女,乖巧伶俐,活泼可爱。

地藏殿正中坐像地藏菩萨,道明、闵公侍奉左右,周围有六曹判官、十殿阎王相陪,其中闵公像为全殿的上乘之作。

闵公为道明的父亲,但在道明之后出家,称道明为师兄,两人相遇时,闵公虽双手作揖,却面露惭愧之色,工匠通过他头部的扭动,

衣纹的飘舞,加之浅浅的笑容,把这种不好意思的神态,塑造到维妙维肖,以假乱真的地步,成为美院学生争相临摹的范本。

出了地藏殿继续向北,可见钟鼓在释迦殿两侧相对,第一进院便暂告一段落,进入第二进院。二进院由正北的大雄宝殿和东西厢的千佛、菩萨二殿组成,院中唐槐、宋碑交相辉映,构成一方胜境。

菩萨千手观音端坐于满壁青绿的背景之前。仪容端庄而典雅,神态温柔而又安祥。每支胳膊造得圆润丰满,跟身体的比例恰到好处,毫无生硬、造作之感,达到雕塑艺术中和谐、完美的境界。二十六只手塑造的纤巧而富有弹性,如扇面形排列,上下交叉,前后掩映。有的手心有眼,观世间万物;有的手持法器,慈祥中透着威严,真是参差错落,变化万千,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色彩的搭配,虽经历代更替,但仍给人以亮丽之感。

四周悬塑509尊菩萨像,一改直立的程式,重心前倾15-20度,琳琅满目,初看犹如千人一面,细看则无一雷同,有的脚踏祥云,若飞若动;有的静目凝神,若有所思;有的对座讲经,欲语还休;有的开门展望,翘首期待。整个布局清晰合理,重点突出,展现一种群仙聚

会的盛况。

大雄宝殿是全寺最高大的建筑,据载原为“七重楼阁,高可望省”,后遭火灾,现为明代重建。

殿内铁铸包泥的接引佛迎门而立,以宽容的心接引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三身佛,一字排开,默默无语注视尘世间万物的变更;文殊、普贤端坐两侧,似在讲经,似在说法。这些塑像因清代重新彩绘,较其它作品略有逊色。须弥座的小力士像倒别有一番风味,虽体量不大,但造型夸张、紧绷的服装,饱满的肌肉,好像沉重的塑像被他扛起来 一样,张嘴怒吼,体现出武士一种气吞山河、力大无比的气势。

千佛殿主像,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陈规,右腿曲蹲。左脚轻踏荷叶,重心落在左胯,右手微抬微翘,左手为支撑点,无拘无束的感觉,出色地勾勒出观音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身段,古代雕塑家既遵照了佛教的印相之规,又以特有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使作品生动而自然,在作品中融入了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和人间世俗情感,充分反映了古代工匠在艺术上高深造诣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殿内的韦驮像是双林寺的精华之作。

韦驮像的整个造型,特别是腰部的塑造非常夸张,达到一种人体所不能及的程度,却丝毫没有造作,别扭之感。相反,给人一种强大的力度和动势,这是由一条从头到脚贯穿于全身的S形曲线所表现出来的。这条曲线极富弹性和流动感,给人以浑身是劲,气贯全身之感。身后的飘带弯弯曲曲 ,环绕全身,好像被风吹起来一样,与这种刚劲有力形成极大的反差,却产生了一种临风而动英姿飒爽的效果。飘带的飞舞把原地不动的韦驮给带活了,他上身向右扭曲,左臂抬起,好像发现了捣乱不法的魔,正欲振臂大呼而击之。这样,雕塑中最难表达的境界——不动而动就产生了。中央美院雕塑家钱绍武先生观后曾题词:“双林寺韦驮像,雄健英武,可谓全国韦驮之冠”。

除两尊精品之外,周围还悬 塑菩萨像,分五至六层,这些题材或单独或组合,立体地展现在游人面前,各具神态,与主像遥相呼应,浑然一体。窗台和门两侧塑有十多尊供养人像,这些塑像以现实生活中真人为模特,有许多真名真姓,如牛普林、冯妙喜等,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菩萨殿、千佛殿,外檐墙上还残有少量明代壁画。娘娘殿为全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殿内根据民间传说塑造成了送子娘娘、乳母娘娘及保姆等作品,其中工匠打破一些世俗的观念,成功地塑造了一尊精干利落的接生婆形象。贞义祠内塑造“睡姑姑”“药婆婆”塑像。据寺内“贞义碑”记载,睡姑姑原作曾有真人骨骼,后被毁,现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重塑。

双林寺彩塑题材是佛教内容,不可避免地受到宗教思想的约束和限制,但工匠力图突破这种束傅,把生活中美好东西倾注于作品之中,当欣赏的时候,总能找到一个具体的观察位置与他们“悟对通神”,引起共鸣而达到一种思想感情上的交流。


上一篇:没有啦↑
下一篇:没有啦↑
返回上一页